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7月2日(星期三)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邀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营商办主任林泽楠;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贤海华;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东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韦波;自治区农机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罗朝东;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新闻发言人杨正东,介绍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巩光胜主持。
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7月2日10: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林泽楠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营商办主任
贤海华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肖东海 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韦 ? 波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罗朝东 自治区农机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杨正东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巩光胜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
10:00
巩光胜: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的是“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主要介绍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我们邀请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营商办主任林泽楠先生,请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贤海华先生;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东海先生;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韦波先生;自治区农机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罗朝东先生;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新闻发言人杨正东先生。
下面,我们首先请林泽楠先生作介绍。
10:01
林泽楠: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大家知道,我国是食糖消费大国,广西是我们国家的“糖罐子”,食糖是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上百个行业门类的基础原材料。一年多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出台了三年行动方案,在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大约可以概括为“六个有”:
一是食糖产量有提升。我们有一组数据,2024/25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1135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食糖产量超过640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广西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34个榨季居全国第一。
二是种子安全有保障。种子虽小,却能撬动一个产业的崛起,推动区域经济的腾飞。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抓甘蔗品种研发、育种体系建设和良种推广。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完成登记甘蔗品种中,广西自育品种占43%;全区已建有组培苗生产机构企业13家、种茎加工厂141家、良种繁育基地170个,每年能够为糖料蔗种植户提供约180万亩的优质健康种苗。2024/25年榨季,全区糖料蔗良种覆盖率接近99%,其中广西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2%以上。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为我们国家的食糖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是机械化水平有惊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实现糖料蔗生产现代化是我们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会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印发了加快各种区域农机应用发展的文件,也给了我们广西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当前,广西已创建3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成23个联合机收示范基地。近两个榨季,累计支持建设分步式机收示范基地69个,推动建成分步式机收服务点、除杂中心235个。通过因地制宜推广糖料蔗联合机收和分步式机收协同发展,全区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以上。
10:03
林泽楠:
四是产业链有延伸。以前我们讲“一根甘蔗两头甜”,现在是“一根甘蔗节节甜”。我们大力延伸糖业产业链,推动蔗糖精深加工和副产品高值化利用闯出新路子。来宾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蔗渣环保餐具生产与出口基地,崇左市开发生产甘蔗醋、甘蔗啤酒等新型产品。中粮崇左糖业注射级药用糖项目进入试产,凤糖生化甘蔗植物水“破茧成蝶”,“蔗叶换蔗渣”入炉燃烧试点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全区蔗渣、糖蜜、滤泥利用率实现100%,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率突破40%。
五是国际合作有新篇。我们充分把握广西作为中越两国交流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窗口的优势条件,积极探索“越南种蔗+广西制糖”的糖业合作新模式。龙州县、大新县与越南高平省有关地区分别签署合作种植甘蔗框架协议、原料蔗种植和出口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多家制糖企业已在越南发展原料基地约3.6万亩,并开展种植技术交流。目前越南等东盟国家正在积极跟我区一些企业、包括农科院等研究机构洽谈合作,希望引入广西先进的甘蔗种植和制糖加工技术。
六是种蔗制糖有标杆。糖业是人民事业,更是广西的甜蜜事业。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过程当中,全区糖业系统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林伟民、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蒋以田以及全国工人先锋号迁江糖厂农务科技术组、星星糖厂制炼车间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为我区糖业发展立起了标杆、树好了榜样。
成绩来之不易,能够取得今天广西糖业发展的成绩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蔗农、糖企的努力奋斗和大力支持。下一步,我们要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聚焦“良田”强化糖料蔗生产基地建设,聚焦“良种”加快甘蔗优良品种育繁推,聚焦“良机”推进糖料蔗收获机械化,聚焦“良技”推动全产业优化升级,聚焦“良策”汇聚糖业发展新动能。也欢迎各界积极建言献策,帮助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0:09
巩光胜:
谢谢林泽楠先生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请举手示意。
10:09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以前去过不少蔗区采访,常听蔗农朋友念叨两件事:一是借钱买农资能不能再快一点,二是砍完甘蔗后能不能早点拿到钱;制糖企业也非常关心如何借助金融支持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请问在金融服务糖业高质量发展、解决蔗农糖企关注关心问题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和新变化?谢谢。
杨正东:
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关于金融,所以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全区金融系统重点围绕“科技赋能、服务直达、便捷高效”的目标,开展了不少积极有益的探索,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蔗农糖企。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便利蔗农糖企融资方面,我们指导金融机构开发了很多接地气的专属信贷产品,以前小额贷款要跑银行、填材料,现在手机点几下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比如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的“闪链贷”就是纯信用、线上办的贷款,随借随还,用来买化肥、买蔗种、付田租、请人工都可以。同时,我们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下乡,像南宁江南国民村镇银行就直接把服务点开到村里,流动银行进到田间地头,把“家门口办贷款”变成常态。
其次是支持蔗农资金兑付方面,我们认识到提升糖企收购甘蔗后的付款效率是活跃“田头市场”的重要环节。过去蔗农交甘蔗后要等好几天才能拿到钱,现在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依托科技赋能,让甘蔗款“过完秤就进钱包”,即甘蔗到糖厂一称重,系统就自动计算蔗款金额,并直接打到蔗农的个人账户里,免去以前人工审核环节的等待。钱发得及时,有力提振了蔗农种蔗积极性,我们糖业发展的基础就更加牢固。
第三,在支持糖企发展方面,我们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倾斜,带动糖产业转型升级。比如桂林银行给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批了59亿元的授信,支持他们把甘蔗渣做成纸浆、把废糖蜜做成生物肥,将甘蔗利用率提高到接近100%,做到“从根到叶吃干榨尽”。兴业银行用上了卫星遥感技术给甘蔗“做体检”,通过动态监测甘蔗长势和农害情况,帮助糖企更精准地投产升级。
下一步,我们金融系统将继续秉承金融为民的宗旨,用好人民银行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财政联动,引导金融资源和服务向糖业倾斜,把融资成本稳定在较低水平,不断提高蔗农糖企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为广西“甜蜜事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谢谢!
10:14
央广网记者: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请问今年以来财政在精准支持糖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实招硬招呢?谢谢。
肖东海: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2025年,自治区财政厅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职能,通过“四个聚焦,四个着力”,全力推动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聚焦良种良法良田,着力夯实生产根基。自治区财政厅筹措资金近20亿元,支持实施糖料蔗种业振兴行动,坚持“良种+良法”配套,推动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夯实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基础。统筹资金超4亿元,支持在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糖料蔗生产基础条件。
其次,聚焦糖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科技赋能。坚持“农机+农艺”相融合,安排超2亿元补贴资金,支持高效机收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包括甘蔗收割机在内的农机购置、糖料蔗水肥一体化等项目。统筹近8000万元涉糖领域专项资金,支持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糖料蔗基础研究等关键领域,同时推动制糖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及技术创新。
再者,聚焦化解融资难题,着力强化财金联动。建立“保险+担保”双重保障机制,通过担保增信有效缓解种植户融资难问题。支持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担保+银行+糖企+糖料蔗种植户或经营户”的“1+1+1+N”模式,解决农户缺担保不能贷、银行缺担保不敢贷的问题。截至2025年5月末,已累计服务种植大户、甘蔗收购户等糖业经营主体超8000户,担保金额超93亿元。同时,免除糖料蔗种植收入保险、完全成本保险的市县财政负担保费补贴部分,全部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
最后,聚焦资金使用绩效,着力提升管理效能。在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上狠下功夫,2025年联合有关部门修订出台《广西糖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构建了糖业领域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绩效”的闭环管理机制,为资金使用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持续跟踪糖业发展相关资金使用情况,以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和高效的资金管理,助力我区糖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为巩固广西作为全国食糖主产区地位、保障国家食糖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我就介绍这些。
10:18
香港商报记者:我注意到,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制糖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请问广西在推动制糖领域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在人工智能赋能发展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谢谢。
贤海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广西是全国的糖罐子,全国每三勺糖就有两勺产自广西,我们为国家糖业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自治区工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高端化延伸作为关键一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糖产业深度融合,广西数字化赋能蔗糖制造产业体系的经验做法获得工信部简报推广。主要成效和做法有:
一是支持糖企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2021年以来共安排资金超1.5亿元,在制糖领域实施了“千企技改”工程项目137个、绿色改造项目80个,支持企业淘汰老旧设备和低效设备,目前自动煮糖设备、自动分蜜机、高效节能锅炉等先进设备在全区制糖企业得到大范围应用。
二是打造一批数字化典型示范。统筹资金超4500万元,支持制糖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40多个,培育了3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3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流程实现可视化、精细化、标准化控制。
三是推进智慧糖业发展新模式。建成广西制糖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AI、5G等技术,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场路演”活动糖业精准对接现场会,推动制糖产业链式数字化转型。2024年制糖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超1440家、交易额超200亿元。
四是大力推进制糖业高端化发展。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了一批技术领先的糖业集团,建成了全国最完整的制糖产业链,2021年以来,疫苗糖、液体糖、甘蔗水等20多个创新产品先后实现工业化生产,以崇左、来宾、南宁、柳州、贵港为核心的蔗糖产业集群获评首批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来宾市兴宾区蔗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糖业高质量发展,对标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关键工序数控化、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使用,研发落地本土糖业大模型,推进智慧设计、数字研发、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环节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遴选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10:22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广西是我国最大的食糖产区,但我们平时逛超市的时候,却很少看到有广西品牌的糖品,这是为什么?谢谢。
林泽楠:
谢谢您的提问,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您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广西是我们国家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但是大家并不感觉广西的糖业那么强、产品那么多。包括刚才在门口的那些产品,估计大家平时见到的也不一定有今天那么丰富、那么集中。
我先解释一下,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广西的糖主要是工业用糖,直接作为中间品进入制造环节。另一方面,广西的糖还处于产业的上游和前端,我们的精深加工方面做得不到位。其实大家也知道,我前面讲到,糖是基础原材料。举个例子,我们的衍生功能性寡糖,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原料,它在抗衰老产品中有大量的应用,还有大家喝的功能性饮料、运动饮料和护肤品等也有大量的应用。我们的甘蔗叶还可以制作黄酮素,这是非常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我们的甘蔗渣可以做生物质发电,这个电是绿色应用电,发了电的废旧产品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继续使用。所以实际上我们的糖业产业,左手边是食糖,右手边是工业原材料,它实际上是两个链条,这也是今后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当然我们也知道,既然有差距,那就有潜力和动力。“十四五”期间,我们已经在引导企业逐步开发精制糖、功能糖、液体糖、药用糖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比如注射级药用糖,价格最高每吨可以达到100万元,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
今后,我们将继续引导支持社会各类资本、各个高技术企业参与到广西糖业的高质量发展上来。不仅仅是糖业,今天我也借此机会向大家通报一下,目前我们正在编制“十五五”期间自治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划,其中生物制造将会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的方向,以蔗糖生物质资源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将会利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新型技术,在广西落地应用,为广西在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发展赛道上弯道超车打好基础。也欢迎大家积极帮助我区对接各方面的资源,有什么好的产品、技术也主动跟我们沟通对接。
对于这个问题,我就先回答这些,谢谢。
10:26
广西日报记者:刚才,发布人介绍了广西糖业在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能够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谢谢。
罗朝东: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集智用劲,持续推进糖料蔗生产机械化。
首先,强化政策扶持,支持从业者购机用机。2020年以来,累计使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14亿元支持购买各类糖料蔗机械2.44万台套,其中联合收获机达2978台套。鼓励买更要支持用,我们积极争取成为全国两个糖料蔗良法技术推广补助政策实施省份之一,获资金支持开展机械化作业面积超2000万亩。
其次,创建示范典型,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建成23个联合机收示范基地,总面积2.22万亩,所有基地实现单台机械日均收获30亩或150吨以上。首创糖料蔗割倒—转运—除杂—装车的分步式机收模式,推动建成235个分步式机收服务点(除杂中心),所有项目点日均作业效率均超过100吨。支持柳州市柳江区、北海市银海区创建全国首批甘蔗机械化生产整建制推进试点县,2024/25年榨季机收面积占比均超过15%。
再者,支持机具研发,推动装备全面国产化。成功争取成为全国2025年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实施省份之一,获批资金5000万元并围绕甘蔗机收开展6个研发项目。与院士团队合作组建丘陵山地优势农作物智能农机装备创新联合体,推动研发适宜丘陵山区糖料蔗收获机具8款。引导柳工农机、江苏沃得等国家重点企业加入糖料蔗收获机具研发,广西蓝星研发全电驱动糖料蔗联合收获机入选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农机新装备。当前,广西在用机具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
此外,加强交流合作,探索研究推广新技术。成功举办多届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吸引1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9000多台机械参展。加强技术探索研究,总结形成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并入选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典型案例。
下一步,广西将坚持“宜联则联,宜分则分,同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广适用机具,积极创建示范县及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糖料蔗生产机械化。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10:31
光明日报记者:优良品种是确保农业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基础,刚才发布词中提到全区糖料蔗良种覆盖率和自育品种覆盖率均超过90%,我想进一步了解广西在甘蔗品种选育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韦波:
谢谢您的提问,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是甘蔗品种选育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甘蔗增产增收,培育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是关键。近年来,广西为充分发挥良种对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着重走好“三步棋”。
第一步“收集”,扎实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共收集甘蔗种质资源400余份,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第二步“保存”,大力建设广西甘蔗种质资源圃,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升甘蔗种质资源保存能力。目前该资源圃保存有甘蔗种质资源4000余份,保存量居全国第二,其中野生甘蔗种质资源保存量居世界第一,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充足的“源头活水”。
第三步“培育”,牵头实施国家甘蔗育种联合攻关,持续开展甘蔗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研究;2024年以来立项实施糖料蔗育种领域科技项目10个,资助经费4000多万元。在“三步棋”的加持下,甘蔗育种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广西获国家登记甘蔗新品种18个,占当年全国登记总量的58%;广西大学科研团队绘制出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聚焦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广西甘蔗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高糖高产、高抗广适的糖料蔗新品种,为端稳守好“糖罐子”贡献更多种“芯”力量。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10:34
巩光胜:
谢谢各位发布人,现场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使新闻发布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本场发布会前,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发布、广西云等网络平台发布了“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预告,广泛收集了网友对本场发布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网友们对广西糖业的高质量发展很关心。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挑选了其中的一个高频问题,现在代表网友提问,请问,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给群众带来了哪些实惠?当前广西糖业有哪些适用的补助补贴政策?谢谢!
林泽楠:
感谢主持人的提问,也感谢广大网友对自治区糖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由我来回答网友的提问。
说实话,糖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感、有得、有收入,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关于糖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糖业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订单农业,“十四五”期间,我们糖料蔗的砍运购销基本稳定,收榨1个月内蔗款兑付率稳定在99%左右,较改革前提升明显,蔗农种蔗获得感更强。同时,启动实施糖料蔗收购“首付价+糖价”联动机制,以2023/24年榨季为例,糖料蔗收购首付价提升20元/吨,制糖企业根据糖价兑付联动收益17.3元/吨,该榨季全区蔗农种蔗总收入达到286亿元、同比增长31%,创近5个榨季新高。通过大力探索构建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蔗农种蔗幸福感更强,让老百姓感到更加甜蜜。
当前,我区主要有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助、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甘蔗优良品种选育后补助奖励以及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补贴等现行补助补贴政策。同时,我们统筹自治区糖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振兴专项资金补助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糖业新技术示范推广、糖业防灾减灾、制糖涉糖企业科技进步等项目建设,基本实现了糖料蔗生产、制糖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各领域的覆盖。
我也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技术,刚才工信厅的贤副厅长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糖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获得了真正的成果。通过AI赋能有效提升糖料蔗生产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科学防治、气象预报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将目前广西山区种植2-3吨/亩、平原种植4-5吨/亩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方面的技术进步帮助广西糖业更高质量发展,帮助广西的制糖企业和老百姓有更多的收益。
谢谢,我就介绍这些。
10:40
巩光胜:
感谢6位发布人,也感谢现场的记者朋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发布单位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